国投楷模丨陈骞:以钻研破困局,凭实干树典范

  在北部湾畔国投钦州发电的厂区里,总有一个身影穿梭在锅炉与汽机厂房之间,脚步急促却沉稳,安全帽下的眼神锐利如鹰,手掌布满老茧却总能精准指出设备隐患,“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实干,是他最闪亮的本色,他就是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陈骞,30年与机组轰鸣为伴,用“三牛精神”耕耘出一片业绩沃土,以“三贴近”攻克生产难题、夯实保供根基,让千家万户的灯火始终明亮温暖。在近日国投集团三十周年表彰大会上,陈骞荣获“国投楷模”称号。

  扎根一线的“老黄牛”,把安全刻进每道工序

  “设备运行参数0.1范围波动,都可能藏着风险。”这是陈骞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查台账、巡设备,每周3次深夜巡岗,深夜接到电话总能第一时间赶到——这样的节奏,他保持了30年。

推动“双重预防”机制落地,他带着安健环团队蹲守现场,全面细化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创新“手指口述+影像记录”安全交底法。员工说:“骞总教的法子,让安全要求看得见、摸得着。”#3、#4炉干式除渣机改造时,他守着设备看参数、调流程;5C皮带等技改时,他要求每日出监督日报,把防护措施、工序规范做到滴水不漏,2024年两票合格率分别创99.91%和99.97%的新高。

   敢闯敢试的“拓荒牛”,以创新破解业务难题

  “火电不能躺在旧模式里吃老本,必须主动转型为新能源的‘稳定器’!”陈骞常带着技术团队往现场钻,专啃难啃的“硬骨头”。发现浆液循环泵“大马拉小车”现象后,他组织团队分析数据、研究工况,制定“单泵间歇运行”方案。试验期间,他凌晨3点爬起来核对参数,这套方案被纳入国投集团节能手册。

  他推动成立38个专项攻关小组,聚焦机组协调系统优化、省煤器输灰系统堵塞治理等生产难题,多项成果应用后提升了机组可靠性与经济性。公司燃煤机组“三改联动”有序推进,他带着团队扎在现场攻坚,牵头组织实施纯炉供热运行方式及低负荷供热运行方式,迅速扭转调峰收益亏损的局面。


   心系群众的“孺子牛”,用真情凝聚团队力量

  “千家万户的灯火不能断。”这是陈骞常挂在嘴边的话。能源保供关键期,他守在调度台前连轴转,盯着屏幕上的负荷曲线调整机组参数;台风季来临前,带着党员逐台设备排查隐患,确保风雨里供电稳稳当当。

“员工的安全健康必须要保障”,检修现场暑气逼人,他特意让人备齐防暑药箱和冰镇绿豆汤,还组织公司员工及外委单位800多人参加职业病防护培训;2025年,6台AED设备在各生产区域安了家,消防急救演练一场不落,“安康杯”劳动技能竞赛“理论+实操”的比拼,让大伙的专业本领越来越硬。

他把基层座谈会当成“连心桥”,员工谈及的设备运行卡点、生产管理难题,以及降本增效的想法,都被他一一记下并推动落实:组织技术力量攻克生产瓶颈,吸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助力降本;同时关注生活需求,推动优化通勤班车、提升后勤服务。这些从调研中来、往实处去的事,暖了人心,也鼓了干劲。

  “三贴近”的“践行者”,让精益管理落地生根

  他践行的“三贴近”(贴近现场、贴近实际、贴近设备)工作法,早已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陈骞的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记满了机组“心事”:“2024.3.15#2炉排烟温度比昨日高2℃,查省煤器堵灰”“2024.6.8入厂煤热值波动300大卡,调整配煤比例”“2025.5.12,5C皮带技改现场温度超35℃,增配防暑物资并调整作业时段”……这些密密麻麻的记录是他对机组运行全过程的精细化跟踪与主动管理。

  他聚焦生产现场真实问题,他推行“班后半小时分析会”,并每日分析能耗数据,建立“煤耗、电耗、水耗”三对标体系。他牵头的设备滚动可靠性提升项目彻底解决6号带跑偏难题,输煤系统漏撒煤减少70%,扬尘减少50%,卸船效率提升100吨/小时。

  他持续探索和优化配煤掺烧模型,精准把控配煤掺烧比例。采用分仓配煤,最大限度降低燃煤成本,他主导的精益化改造项目、修旧利废、TPM改善成效显著。他用“三贴近”工作法,破解“看不到、想不到、管不到”难题。

  从锅炉巡检员到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陈骞用30年的坚守诠释着“三牛精神”:像老黄牛般深耕一线,似拓荒牛般勇闯新路,如孺子牛般心系员工。他常说:“我只是做了分内事”,但这“分内事”里,藏着国投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担当,更写满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事业的赤诚!


时间: 2025-07-2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08 10:13:26